当前位置: 首页 > 加入我们 > 招聘 > 正文
加入我们

招聘

吉林大学物理学院新型电池物理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诚聘海内外优秀人才

日期:2025-09-08 点击数: 来源:

1 实验室介绍

新型电池物理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于2011年11月获批建设,2015年10月通过验收并正式开放运行。实验室始终坚持“四个面向”,充分发挥物理、化学、材料等多学科交叉优势,围绕二次电池研究中的重大基础与技术问题,开展载流子输运与存储等基本物理化学过程的调控机理研究,以及基于新材料、新结构、新器件的应用基础研究,致力于为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实验室作为主要支撑的吉林大学物理学科是国家首批“双一流”重点建设学科,学科底蕴深厚。实验室汇聚了一支创新能力强、研究水平高的国际化研究队伍,现有固定人员58人,其中其中国家级领军人才6人,国家级青年拔尖人才10人。近年来,实验室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励8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吉林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一等奖3项、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吉林省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1项等;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96项,累计到账经费1.319亿元。经过多年发展,实验室已形成鲜明的研究特色,成为我国新能源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学研究中心、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和学术交流平台。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新型电极材料的物理基础;新型二次电池关键材料与系统;新型水系储能电池材料与应用。

2 招聘研究方向(包括但不限于下列研究方向)

(1)固态电解质新材料与全固态电池

(2)高比能金属电池功能电解液的开发

(3)低成本水系电池新体系与界面研究

(4)储能材料的计算、模拟与理论研究

(5)电池设计与性能评估的新方法与新技术

3 招聘人才需求

申请人应当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具体岗位需求如下:

青年拔尖人才

【岗位要求】

(1)具有博士学位,有国内外知名大学或科研机构学习或工作经历,在学术上崭露头角、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获得领域同行认可的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

(2)年龄不超过40周岁,海外科研工作经历满3年,可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海外优青项目。

(3)申请人尚末全职回国(来华)工作,或者 2024年1月1日以后回国(来华)工作。获资助通知后须辞去海外工作或在海外无工作,全职回国(来华)工作不少于3年。

【岗位待遇】

(1)入选聘至吉林大学“唐敖庆学者”领军教授A岗(在编正高级职称,教授、博导);

(2)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同时享受学校科研成果业绩津贴与中层单位业绩津贴政策;

(3)享受国家、学校提供的安家补贴,同时可申请吉林省人才政策3.0版C类人才安家补贴;

(4)提供具有竞争力的科研启动经费;

(5)保障博士研究生招生指标;

(6)优先保障办公和实验用房,满足科研发展需求;

(7)学校“鼎新学者”(高水平博士后)招募给予政策倾斜;

(8)提供可拎包入住、交通便利周转住房;

(9)根据实际情况,协助解决配偶工作;

(10)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吉林大学附属幼儿园、中小学;

(11)本人及其子女、配偶和双方父母可享受指定医院预约门诊和住院“绿色通道”诊疗服务;

(12)本人及两名随行人员可享受省内重点旅游景区免门票服务:

(13)本人及两名随行人员可在长春龙嘉机场、长春火车站享受“绿色通道”贵宾服务。

准长聘师资系列

【岗位要求】

(1)具有博士学位,有国内外知名大学或科研机构学习或工作经历,在新型电池或储能领域从事前瞻性、创新性研究,已取得标志性研究成果,其学术领域与实验室发展方向相契合,具有成为相关领域学术带头人和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

(2)原则上年龄准聘教授不超过45周岁,准聘副教授不超过40周岁,助理教授不超过35周岁,学科建设急需人才可适度放宽。

【岗位待遇】

(1)聘任为吉林大学准长聘系列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博导;

(2)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同时享受学校科研成果业绩津贴与中层单位业绩津贴政策;

(14)享受国家、学校提供的安家补贴;同时可申请吉林省人才政策相应人才安家补贴;

(3)提供具有竞争力的科研启动经费;

(4)保障博士研究生招生指标;

(5)提供办公及实验用房,满足科研工作需求;

(6)提供可拎包入住、交通便利的周转住房;

(7)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吉林大学附属幼儿园、中小学。

“鼎新学者”支持计划

【岗位要求】

申请人除应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身心健康,恪守高校科研工作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等基本条件外,还应具备以下条件:

(1)年龄35周岁及以下;

(2)获博士学位一般不超过3年,应届博士毕业生优先;

(3)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已取得一定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4)已初步选定科研团队或课题组,研究方向处于科技前沿、符合国家战略需求。

【岗位待遇】

(1)薪酬税前30万+/年,按月发放,支持两年,同时,在站期间的科研成果享受学校科研奖励;入选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人员薪酬待遇叠加(最高53万+/年);

(2)享受国家规定的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

(3)符合条件可租住精装修博士后公寓或申请长春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生活补贴(2500元/月起);享受采暖补贴、健康体检;

(4)享受教职工子女入学、入托政策;

(5)可申请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资助;

(6)期满出站可以按照人才引进方式申请学校相应岗位;

(7)在站期间可以申报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B、C档)、博士后国(境)外交流项目;

(8)在站期间可以申报吉林省博士后研究人员择优资助项目、成果转化落地项目等,出站入职学校岗位可申请吉林省留吉人才资助项目。

4 联系方式

各岗位薪酬待遇可与联系人详谈,如有意向申请,请发送简历至联系人邮箱。

杜老师,邮箱dufei@jlu.edu.cn

张老师,邮箱zhanglili@jlu.edu.cn

电话:0431-89228993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吉林大学中心校区